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月23日,由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发起,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清迈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泰国清迈武侯工坊——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暨泰国中文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圆满结束。活动吸引了泰国全境超过200名中文教育工作者线上参与,共同探讨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路径。
开幕式上,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向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郭杰,以及清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WATCHARAPONG FUNTIP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向桢强调,学校始终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积极推动中泰两国职业教育合作。他指出,武侯工坊不仅是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更是促进双方文化交流与技能培训的坚实桥梁。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技能竞赛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共建武侯工坊,共同推动中泰职业教育合作走深走实。
郭杰表示,中泰教育合作源远流长,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清迈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亲密伙伴,始终携手同行。此次培训不仅深化了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更为未来三方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他期待通过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与职业教育发展。
WATCHARAPONG FUNTIP院长则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指出教师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他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和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对所有参与培训的教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宣布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本次培训由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杨海涛主讲,主题为如何有效进行国际中文教学。培训围绕“语言、文化、中文+”三大板块展开,系统涵盖了国际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旨在为泰国中文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与学习机会。
培训中,杨海涛老师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际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与方法。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充实、实用性强,对他们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帮助。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泰国中文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也为中泰教育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三方将依托“武侯工坊”这一重要平台,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技能竞赛、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同时,各方还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打造中泰教育合作的典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及相关教学系部负责人参加活动。